本帖最后由 2184 于 2024-6-24 20:46 编辑
长江流域梅雨将不复往日?
现在正是黄梅时节,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雨纷纷。——梅雨,作为长江中下游和日本等东亚地区的天气现象,是东亚夏季风发展的重要环节,早在晋代的文字中就有提及。强度适宜的降雨、温暖的气温、湿润的空气,为水稻和鱼类生长提供有利条件,造就了江南鱼米之乡,也产生许多相关的文学作品,孕育了独特的精神文化。
近年来的梅雨季发生的极端干旱或洪涝似乎逐渐偏离了以上传统的描述。2020年“暴力梅”引发多地的洪涝,2022年出现空梅且伴随极端高温。2024年,气象部门预测长江中下游入梅(6月11日前后)早于常年(14日),雨量偏多。截至今日,长江流域已有长沙等多地经历强降水,引起城市内涝。然而,(1)由于缺乏直接的定量评价,对于传统梅雨是否在近几十年减少尚无共识,(2)梅雨的变化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归因于气候变化仍不明确。
针对这些问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学者提出了三维的烟雨偏离度指数(deviation degree of misty rain,D2MR),发现梅雨在1961–2023年已失去其传统特征,这些变化80%可归因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变暖,同时,传统的梅雨将在全球变暖的未来越发稀少。
1. 梅雨的烟雨特征显著减弱
三维烟雨偏离度指数(deviation degree of misty rain,D2MR):①连续无雨天数(CDnoR):持续≥3天的无雨天数之和,确定降雨的有效中断。②80%雨天的降雨强度(RI80R):剔除前20%降雨日后的日降雨强度。③气温大于70%分位数的炎热天数 (HD70AT)和:气温大于该阈值时,近60%的天数显示无雨,而当气温较低时,只有40%的天数无雨,两类之间的气温差为∼5°C。HD70AT较大的年份包括干热年份(例如2022年),并有效地排除了大雨降温的年份(例如2016年,2020年)。
(1)D2MR在1961-2023年显著增加,表明日益偏离标准的梅雨状态(standard misty rain,SMR),中国梅雨变化(Meiyu)(0.34/10a)强于日本(Baiu)(0.19/10a)。在2010年后,极端情况更强。
(2)两种“异常”:①干热:气温较正常梅雨偏高2.8℃,相对湿度减少4.5%,降水少18%;②强降雨:降水偏多45%。
2. 梅雨异常变化的检测与归因
通过CMIP6人为强迫(ANT)和自然强迫(NAT)分析,重要是人为信号影响D2MR趋势,人为因素对中国和日本梅雨的影响分别占82.5%和81.1%。
3. 传统梅雨在未来将进一步减少
(1)2024-2100年,梅雨将进一步偏离传统状态,高排放情景(SSP5-8.5,D2MR变化0.37/10a)变化大于中排放情景(SSP2-4.5,D2MR变化0.27/10a),中国梅雨更加“异常”。
(2)2030年之前的增加较轻微。2060年左右,中排放情景的异常将一度超过高排放。
(3)两情景变化在2080-2100年出现较大差异。D2MR在SSP5-8.5(1961-2023年的16倍)明显高于SSP2-4.5(1961-2023年的9倍)。
参考文献:
Zhicong Yin, Xiaolei Song, Botao Zhou, Wenhao Jiang, Huopo Chen, Huijun Wang, Traditional Meiyu–Baiu has been suspended by global warming,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Volume 11, Issue 7, July 2024, nwae166, https://doi-org.libproxy.ucl.ac.uk/10.1093/nsr/nwae166
https://academic-oup-com.libproxy.ucl.ac.uk/nsr/article/11/7/nwae166/7674895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