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2184 于 2024-9-14 16:45 编辑
(续前文)
四、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典型双眼墙和眼墙替换案例
4、潭美(1824)
路径、中心气压和最大风速
潭美在2018年9月25日UTC 00:00左右生成外眼墙后,显示出双眼墙结构,并且结构在20小时内基本不变。在25日晚至27日早些时候的时段内经历了眼墙替换,内眼墙在此期间逐渐衰退:26日微波图像中的内眼墙对流变得更加减弱(下图d和e),但估计的强度基本保持不变(上图b),内核中具有波数为2的结构的不对称晴空区(moat)。同心眼墙增加了风暴规模与降水范围。
眼墙替换期间(图b、c有双眼墙)潭美的微波卫星亮温
Tsujino等人发现:表面摩擦在轴对称过程中对内核旋转减慢的贡献占主导地位。根据尺度分析和观测,内眼墙耗散过程中,下投式探空仪测得的切向风场的演变与卫星测得的切向风场一致。估计的切向风随内核半径的增加而增加。9月25日 UTC00:00,最大值为50 m/s,半径30 km,内眼墙活跃。25至27日,由于内眼墙正在衰减,切向风速在30km半径处降至20m/s,这与半径30~80km的moat区相当。角动量在内核中减小(下图d),内眼墙角动量减少表明与低层气流相关的角动量向内输送被切断。与切向风的减少相一致的是,在内眼墙耗散期间,内眼墙内的卫星导出的垂直涡度也从1.44×10^(−3) s^(−1)减少到2×10^(−3) s^(−1)。
(a)云顶高度和亮温的方位平均值的径向-时间截面,(B)切向风,(c)相对涡度的垂直分量,(d)绝对角动量
卫星观测的台风周围相对涡度
5、山竹(1822)
山竹路径
属于非常规的岛屿诱导眼墙替换(数值试验)。与一般的强台风眼墙替换周期不同,山竹的原始眼墙破裂先于新眼墙形成。
①模拟的热带气旋原始眼墙的半径约为50公里,当接近吕宋岛时(9月14日 UTC 10:00-14:00),虽然风暴正面的眼墙反射率明显减弱,但风眼大小没有变化。②登陆后,风眼迅速被对流充满(14日 UTC 16:00)。在陆地上空,原有眼墙的对流大大减弱,表明原有眼墙已部分瓦解,沿山脉观察到高反射率表明这些地区的地形抬升很强。随着模拟的热带气旋进一步向内陆移动,与原始眼墙相关的对流变得难以辨认(14日 UTC 18:00),东部海岸的地形抬升减弱(14日 UTC 20:00)。经过吕宋岛期间,洋面和强烈隆起地区的外围雨带对流仍然很强,而风暴内核的对流则不断减弱并最终消散。③进入南海时(15日 UTC 00:00),外部雨带较强,内核对流有限。台风在14日 UTC 18:00原始眼墙完全崩溃后缺乏眼墙,直到15日 UTC 04:00,一个更大的新眼墙在距风暴中心150-200km处形成,比原来的眼墙大三倍。
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眼墙替换是由吕宋岛的陆地和地形触发,引起不平衡的边界层动力学的新眼墙的形成:岛屿地形破坏原有的眼墙,但也为新的大眼墙的形成;一旦岛屿地形或陆块被移除,眼墙替换过程就不会发生。在轴对称框架中,首次证明了新眼墙形成之前发生了以下过程:①由于径向压力梯度和切向风之间的不同减弱率,在登陆后边界层(BL)流入区域中向外指向的重力增加,②边界层减速区的产生,③当山竹重新进入海洋时,在新眼墙区域内的边界层流入减速的局部加强,遵循不平衡动力路径的加速框架,④边界层辐合和抬升的加强,引发并维持了新眼墙的深对流。总之,岛屿陆块和地形及其与登陆台风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外部强迫,可引起突然的眼墙变化。
台风山竹(2018)红外影像,(a)9月14日UTC1330 和(B)9月15日UTC1630
天气研究及预报模式模拟(a)最低海平面气压(hPa)及(B)10米最高风速
6km高度控制实验的模拟雷达反射率
6、梅花(1109)
台风路径与最大风速
超强台风梅花生命史12天(2011年7月28 日~8月9日),路径经历由北-西-北-东北的转变,登陆朝鲜后进入我国并在吉林减弱消失,经历三次双眼墙生消阶段:7月31日 UTC 07:00~8月1日 UTC 22:00、2日 UTC 16:00~ UTC 22:00、4日 UTC 11:00~ UTC 16:00。
第一次,双眼墙生消周期39 h,内、外眼墙直径分别约为 20、110km,厚15、20km,moat区宽20km。结构形成前的7月31日UTC 2:00最大风速达到 55 m/s,最低气压925 hPa。从7月31日结构形成到外眼墙环流完成对称化共34小时,从对称化外眼墙到双眼墙结构消失用5小时,主体环流的非对称状态与台风南侧和东北侧先后出现的强对流云团有关。8月1日 UTC 6:00随着台风南侧对流系统减弱,其东北侧对流系统开始发展,UTC 17:00对流系统强度最强,最强处云顶亮温小于-80℃。UTC 17:00后,随着东北侧强对流系统逐渐远离,其对台风主体的影响减弱,此时的台风双眼墙结构较对称。1日 UTC 22:00,双眼墙结构消亡,外眼墙收缩至约 80 km,眼墙厚约 30 km,眼区直径约 50 km,此后台风由北向转为西北向。
第一次眼墙替换微波影像亮温
第一次眼墙替换期间台风降雨率的空间结构(左图)
第二次,周期约5h。双眼墙结构形成时外眼墙环流对称,因此持续时间较短。台风在此前的主体螺旋云带为两条,随着台风环流收缩,两条螺旋云带相互作用并融合成一条“9”字型螺旋云带,此后由北行转向西偏北行,云带开始与内眼墙脱离并与其南侧首尾相连,组织外眼墙环流。8月2日 UTC 16:00双眼墙形成,内、外眼墙直径60、170 km,宽度20、30 km,moat区宽30 km。UTC 22:00内眼消失,外眼墙收缩至 160 km,厚40 km,眼区直径120 km。
第三次,周期5h。同样是双眼墙结构形成时外眼墙环流对称,因此持续时间短。双眼墙结构形成时内外眼墙直径140、300 km,宽20、40 km,moat区宽50 km。8月4日UTC 8:00主螺旋云带为“6”字型,其云带南和北侧的对流发展旺盛,西南暖湿气流能量来源被切断。UTC 9:00~12:00,螺旋云带南侧和北侧渐渐连通,形成明显的双眼墙结构;内眼墙对流较弱,同时外眼墙的东侧存在断裂带。此后内外眼墙对流减弱,UTC 16:00双眼墙环流最终演变为“9”字型螺旋云带。该轮双眼墙结构消亡后,台风强度不足以再支持台风眼形成,因此未产生第四次双眼墙结构。
第二次眼墙替换微波影像亮温
第三次眼墙替换微波影像亮温
(a)8月2日 UTC 04:29台风中心(135.0° E,22.58 °N)与环境温差的纬向垂直剖面。(b)点划线表示暖心强度(左纵坐标),黑色点划线表示三次眼墙替换期间的ADT强度估计
(The End)
参考文献:
- 程小平, 费建芳, 李湘成, 黄小刚, 杨雯. 2021. 台风双眼墙形成及眼墙替换过程的研究进展. 地球物理学报, 64(6): 1857-1868, doi: 10.6038/cjg2021O0388
- 刘涛, 端义宏, 冯佳宁, 等. 台风利奇马(1909)双眼墙特征及长时间维持机制. 应用气象学报, 2021, 32(3): 289-301. DOI: 10.11898/1001-7313.20210303.
- 朱雪松,余晖,毛卓成,等.SATELLITE-BASED ANALYSIS ON THE CONCENTRIC EYEWALL REPLACEMENT CYCLES OF SUPER TYPHOON MUIFA(1109)[J].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2016,22(03):330-340.DOI:10.16555/j.1006-8775.2016.03.007.
- Lau, K.H., C.-Y. Tam and C.-C. Wu, 2024: Island-Induced Eyewall Replacement in a Landfalling Tropical Cyclone: A Model Study of Super Typhoon Mangkhut (2018), J. Geophys. Res.,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29/2023JD039541
- Robert A. Houze, Jr. et al. ,Hurricane Intensity and Eyewall Replacement.Science315,1235-1239(2007).DOI:10.1126/science.1135650
- Sitkowski, M., Kossin, J. P., & Rozoff, C. M. (2011). Intensity and Structure Changes during Hurricane Eyewall Replacement Cycles. Monthly Weather Review, 139(12), 3829-3847. https://doi.org/10.1175/MWR-D-11-00034.1
- Tsujino, S., Horinouchi, T., Tsukada, T., Kuo, H.-C., Yamada, H., & Tsuboki, K. (2021). Inner-core wind field in a concentric eyewall replacement of Typhoon Trami (2018):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Himawari-8 satellit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126(7). https://doi.org/10.1029/2020JD034434
- Wang, Q., Zhao, D., Duan, Y., Wang, H., Sun, Z., & Xu, Y. (2024). Observational fine-scale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concentric eyewall Typhoon Doksuri (2023). Atmospheric Research.
- Wang, H., Yu, Y., Zhao, D. et al. Unusual Evolution of the Multiple Eyewall Cycles in Super Typhoon Hinnamnor (2022). J Meteorol Res 37, 431–440 (2023). https://doi.org/10.1007/s13351-023-219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