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2184 于 2024-9-3 13:40 编辑
多源卫星影像视角下的洞庭湖决口事件简述(2024.07.05)
2024年7月5日,位于东洞庭湖西岸的华容县团洲垸大堤发生溃决,约50平方公里的团洲垸大部分区域被淹。通过sentinel、HJ-2、GF-4等卫星影像对比淹没区变化,制图结果如下:
团洲垸7月5日/10日溃堤前后对比(sentinel-2):
东洞庭湖北部7月5日/6日溃堤前后对比(HJ-2、GF-4):
东洞庭湖北部7月5日/6日溃堤前后对比(Sentinel-3假彩色合成):
团洲垸在洞庭湖的位置(Sentinel-3):
一、背景
1、水文气象
作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是典型的吞吐湖,水系总流域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北面承接来自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已堵)口的长江水,南侧、西侧有湘、资、沅、澧四水流入,湖水在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调节着流域水平衡。
洞庭湖鸟瞰图(来自《洞庭湖历史变迁地图集》等,下同)
对于水文气象特征,洞庭湖所在的湖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6.4℃,丘陵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mm以上、一些区域可达1600mm,春夏降水量占全年的70%(例如湘江流域4-7月间的梅雨期降水可占全年40%),多年平均径流深500~1500mm。湖水位在每年4月开始上升,最高水位33~36米、因地而异,7/8月达到峰值后回落,11月-次年4月为枯水季,年内水域面积变化大,有“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一说。
洞庭湖流域与降水图
2、湖泊演化
千百年来,洞庭湖面积发生巨大变化。东晋、南北朝时,荆江南侧支流切穿华容隆起、分流进入洞庭平原,使沼泽平原变成湖泊、当时方圆五百里的洞庭湖最终形成。唐宋时期,云梦泽最终消亡,洞庭湖水面进一步向西扩展形成 “八百里洞庭”。南宋,夏秋涨水可深达数十尺,被认为是最深的阶段。元明至清道光时,水土流失加剧,荆江与四水入湖泥沙含量迅速增加、江患增多,至道光时达约6000多平方公里的全盛。1860-1870年藕池、松滋二口产生,荆江入湖泥沙急剧增加,至19世纪末西洞庭湖壅塞严重,东洞庭逐渐缩小,江水南侵为南洞庭湖,天然湿地萎缩,总面积萎缩至不到3000平方公里。泥沙淤积及围湖造田是近百年的萎缩重要原因。
洞庭湖变迁图
据张英豪等人(2023)统计,1900-2020年洞庭湖外湖面积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1900-1949年,洞庭湖面积明显下降,由1896年的5400平方公里减少至1949年的4350平方公里,减幅为1050平方公里,平均每年萎缩19.10平方公里;1949-1978年,湖泊面积萎缩剧烈,由1949年的4350平方公里缩减至1978年的2708平方公里,平均缩减速率为52.87平方公里/a;1978年以后,以1998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即1978-1998年,湖泊面积略微减少,减少幅度为15.6平方公里,年均萎缩0.63平方公里,1998年后,湖泊面积扩大但极其有限,面积仅增加10.50平方公里”。
洞庭湖面积与泥沙变迁图
3、堤垸建设与决口的团洲垸
洞庭湖区堤垸纵横交错。所谓堤垸,是两湖地区常见工程,在湖区修筑大堤围成“垸”,垸内免受丰水季洪水干扰。有官围和私围两类,自宋起,有两宋、清康熙至光绪年间和建国初三次建设高峰期。人口压力下,在泥沙淤积的洲滩上建堤垦殖,抵御洪水、安置移民,奠定了“鱼米之乡”的经济地位。今日,洞庭湖区共有95个面积0.48万公顷以上的堤垸,包括11个重点堤垸,29个蓄洪垸,55个一般堤垸。范围涉及:洞庭湖洪道、四口洪道及尾闾地区;湘江至捞刀河口、资水至桃江县城关镇、沅江至桃源县麦市垸、澧水至临澧县青山垸、汨罗江至汨罗市罗江垸、新墙河至岳阳县筻口垸等。湖区人口超过1500万,是湖南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
团洲垸位于东洞庭湖西北岸,是属于华容县的一般垸、团洲镇驻地,北邻岳阳君山区、南隔藕池河东支入湖口与新洲、团山两市镇的垸相望,西护蓄洪大垸——钱粮湖垸的主体。该垸的东侧大堤在1996年也发生过一次溃决,造成垸内被淹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