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vs. 1973:两个厄转拉年,南方春季和初夏都是降水奇多,其中4、5月降水都很多,16年甚至一直延续到7月,而北方盛夏降水很多,比如16年7月中旬末的山前经向强降水在73年7月初能找到原型,甚至新乡16年7月上旬末受台风远距离水汽输送影响的强降水也和洛阳73年7月上旬中期台风倒槽强降水相对应,同时这两年到了初秋季节南方都出现了倒黄梅,其中16年发生的时间更晚。
2018 vs. 1974:这两年主要是冬季多阴雨雪(无论是年初还是年末)以及春季北方多雨比较像,夏季的话北方关内多雨区偏东这点比较像,但74年没像18年那样台风一个接一个地北上。
2019 vs. 1975:这两年夏季长江以北都出现过大范围干旱少雨,同时8月都受到了台风的影响导致部分地区旱涝急转,只不过19年的利奇马比75年的Nina偏东了许多,秋季9、10月华西秋雨都偏强,相比之下75年更加异常,而19年9月华西秋雨偏西东北秋雨偏强这点更像74年,但南方秋老虎这点又更像75年。
2020 vs. 1976:这两年7月都出现过盛夏罕见的大范围持续性凉爽天气,同时8月北方的主雨带是非常的相似,当然20年9上东北三台风这种异常事件能找到原型的是85年8月,其实76年作为夏季爆发厄年和同类典型年份并不像。
2021 vs. 1977:这两年1月都出现过极端低温过程,7月北方经向多雨带的位置非常相似,都比16年或23年7月偏东,不过秋季就大相径庭了,21年9、10月异常的华西秋雨和南方秋老虎,尤其是本世纪以来北方秋季不多见的地面暖区降水过程,比较类似75年同期,且要夸张得多,同时这两年盛夏河南一带也都出现过极端性强降水过程,注意到75/77/19/21都是全年厄年或者全年拉年,而之前有气象迷说过一部分全年厄年会表现出类似全年拉(或冷中性)年的部分特征。
2022 vs. 1978:这两年夏季黄淮到江南都出现了大范围高温热旱,注意到这两年一个是全年拉年一个是厄转中性年,而厄转中性年确实会比较像全年拉(或冷中性)年。
2023 vs. 1979:这两年冬季都出现过极端低温过程,9月的秋雨带非常相似,而盛夏北方也都很多雨,只不过79年没有像23年那样深入北方内陆的台风,注意到23年是伪装成了春季爆发厄年的夏季爆发厄年。